揭秘寒衣节是为了纪念谁的
寒衣节亦称冥阴节,此节与三月三,七月半以及清明节统称为中国的“鬼节”。那么,为何会有此联系?也有很多朋友会感到好奇:其它三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先辈是可以理解,但寒衣节又是为了纪念谁?今天,小编已整理出来,可供朋友们查阅。
问:寒衣节是为了纪念谁? 答:介子推
版本一:《介子推》 春秋时晋文公重耳落魄时的臣子,晋文公发迹后,介兄不想接受赏赐,就和老母亲一起逃进了绵山,晋文公为了逼他出来,就放火烧山,介兄最终不愿出来。结果被烧死了。晋文公很后悔,就下令每年的当天不能举火,大家都吃冷饭,后来就演变为寒食节。 当时介子推抱着一棵书被烧死,晋文公为了纪念他,把剩下的树干做成鞋子,天天穿着以做纪念,后来人们称呼好朋友的“足下”,就是这么来的。 不过这只是官方的说法,可以有其他解释。
版本二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,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,“是月也,天子始裘”(《礼记·月令》),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,昭告庶民:冬天已经来临。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为了显示顺应天时,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,行“授衣”之礼,并把刚收获的赤豆、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。南京民谚说:“十月朝、穿棉袄,吃豆羹、御寒冷。”“寒衣节”由此而来。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,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、经商、求学的游子,以示牵挂和关怀。
版本三 送衣服这个习俗,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。相传,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住着位孟员外,老夫妻相敬如宾,亲密无间,常常在后花园赋诗作画。有一年老员外在假山旁种了棵葫芦,枝蔓粗壮,叶子繁茂,有的蔓竟顺墙爬到隔壁姜家。串家姜家的蔓结了个大葫芦。到秋后,老员外对姜家说:“将葫芦剖两半,你家一半我家一半。不料葫芦里有个白胖胖十分可爱女娃娃,经协商由孟家扶养,取名孟姜女。光阴荏苒,转眼这女孩长的婷婷玉立,识书达理,年已十八岁。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园池塘边打捞落水的扇子,恰巧被逃避徭役、躲在花园树丛里的范喜良看见。喜良是个英俊青年,孟家就招他为婿。不料,正当两个拜堂成亲之时,追兵赶到,将范喜良抓走,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,悲痛万分。 有一天,江南飘着雪花,朔风阵阵,孟姜女打了个寒颤,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,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,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。于是棉花厚厚地絮、针线密密地缝,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。寒衣做好了,她告别父母,背着寒衣,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。一路上,有时阴雨连绵,泥泞遍地,步履艰难;有时钱风骤起,飞沙走石,天昏地暗;有时山高路险,荆棘丛生,猛兽出没;有时大雪纷飞,冰天雪地,寒风刺骨。尽管历经艰险,心头仍抱着一个坚定信念:尽快让丈夫穿上寒衣。可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,她万万没有想到,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,活活地累死。 孟姜女一听,不禁放声大哭。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,高喊着”范喜良“名字,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,骂一阵残酷的暴君。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,天空中风暴嘶吼,大海上怒涛翻滚,一齐向长城压了过来。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,一段长城塌了,露出一具白骨。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,之后将寒衣烧掉,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,又渐下落着孟姜女转了三圈,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……
上一篇:快乐的元宵节儿童画欣赏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