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是什么意思
说起立夏,很多人都知道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,在生活中,立夏之后的天气会有明显的变化,但民间很多人说立夏就是夏天,这种说法成立吗?立夏就是进入夏天了吗?
立夏就是夏天了吗 “立夏”是我国传统说法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,那么“立夏”以后,就进入夏天了吗?
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立夏,四月节。立字解见春。夏,假也。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
从字义来说,这里的“夏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而非夏天,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。(小编表示,做这样的科普文章,每每涨姿势啊)
而且,按气候学的标准,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℃以上为夏季开始。此时,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-20℃上下,所以“立夏”并非是我们以为的夏天的开始。
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(公元前239年)就已经确立了,预示着季节的转换,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习惯上把“立夏”当作是气温明显升高,炎暑将临,雷雨增多,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。
关于立夏是不是夏天到了,气象学和天文学划分标准不一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,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。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立夏在天文学上,表示着告别暮春,迎来盛夏的开始。
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,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。古人把农历四、五、六月算作"夏天";今人把公历6、7、8三个月当作"夏天"。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。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平均温度22℃以上为"夏天"。据此,当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2℃时即为夏天结束。
但是从气温上分析,“立夏”前后,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“绿树浓阴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”的夏季,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。如西宁当地昼夜温差都在20℃左右,最高气温也未冲到20℃,西宁离“夏天”还有些远。真正的夏天还早着呢。
立夏节气介绍 顾名思义,立夏是指夏季开始。但是,各地冷暖不同,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。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℃为夏季的标准,立夏前后,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;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℃左右,还处于“门外无人问落花,绿阴冉冉遍天涯”的暮春时节;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,立夏时气温已达24℃以上,可谓夏日炎炎了。《易纬》有立夏“电见”之说。但就四川而言,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,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、中旬,“电见”无须等到立夏。立夏以后,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,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,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。
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,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。据气候资料统计,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,盆地东部在4月中、下旬,中部在5月中、下旬,西部在5月下旬。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,西北部为75至100米。盆地西部、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,雨量偏少,往往有夏旱露头。这段时间,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,播栽大春作物,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。晴天要及时抢收,雨天应抓紧栽插,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、霉烂,还要搞好抗旱保苗,警惕20℃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。
小结:在生活中,我们的很多知识还是需要去具体的了解,有关立夏的说法,主要就是这些,在生活中可以多关注。
相关推荐: 立夏三候具体指什么 立夏三候含义到底是什么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夏饮食特点和文化 立夏的诗句谚语大全欣赏 立夏诗词俗语 立夏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大全欣赏
上一篇:大寒节气手抄报内容怎么写